女人經行少腹疼痛欲死,痛徹心扉的生理痛皆因於寒!必有亡陽證之浮腫、眩暈、大便溏薄或泄瀉、惡寒畏冷或手腳冰冷、驚駭心悸、氣喘、神疲旦欲寐及白帶淋漓…等明顯主癥。絕非黃帝內經所謂的「諸病胕腫,疼酸驚駭,皆屬於火。」。

更非劉完素所說的:「舉世皆言白帶下為寒者,誤矣。」

劉氏駁斥白帶為寒的理由相當令人匪夷所思!其謂:「所謂帶下者,任脈之病也。《經》曰︰“任脈者,起於中極之下,以上毛際,循腹裡,上關元,至咽喉,上頤,循面入目絡舌。”任脈自胞上過帶脈,貫臍而上。然其病所發,正在過帶脈之分,而淋瀝以下,故曰帶下也。」。緊接其後,南宋‧陳自明(公元 1237年)的《婦人大全良方》亦言:「人有帶脈,橫於腰間,如束帶之狀,病生於此,故名為帶。」。也就是說,白帶之所以稱為帶下,乃是其「淋瀝之狀」在過帶脈之下。而劉氏深信淋瀝與諸痢(腹瀉)等同,皆屬於熱。熱甚。

「…故下部任脈濕熱甚者,津液湧溢而為帶下也。」。

帶下、諸痢病機何以是熱甚?白帶之浸淫淋漓,濕淫流津,以及下痢清谷之下注水瀉,此種津液湧溢之水,劉氏滔滔辯稱:「此乃火熱過極,則反兼水化制之」也!

說:「《經》曰︰“亢則害,承乃制。”謂亢過極,則反兼勝己之化,制其甚也。如以火煉金,熱極則反為水。」。

並舉例解釋:「如世之谷肉果菜,濕熱甚,則自然腐爛潰發,化為污水。」,「如六月熱極,則物反出液而濕潤,林木流津。故肝熱甚則出泣,心熱甚則出汗。脾熱甚則出涎,肺熱甚則出涕,腎熱甚則出唾。亦猶煎湯,熱甚則沸溢,及熱氣熏蒸於物,而生津者也。」…因此帶下與諸痢「則為熱明矣」。令人啼笑皆非!可說是一派胡言!

帶下與溏便水瀉可說是生理期疼痛如影隨形的兩大癥狀。

《金匱要略》的婦人雜病篇即有如下的描述:「婦人之病,因虛,積冷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。在上嘔吐涎唾,…在下未多,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少腹惡寒;或引腰脊,下根氣街,氣衝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;或有憂慘,悲傷多嗔,此皆帶下,非有鬼神。久則羸瘦,脈虛多寒…」。

明末清初,傅山的《傅青主女科》亦言「帶下俱是濕症,而以帶名者,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。故以名之。蓋帶脈通於任督,任督病而帶脈始病。帶脈所以約束胞胎之系也。帶脈無力,則難以提系,必然胞胎不固,故曰帶弱則胎易墜。帶傷則胎不牢。」。帶脈失約與帶下乃是氣虛中寒,真氣不接,寒濕水困所致。而非濕熱。

而大便溏薄,腹脹腸鳴,腹瀉水瀉更是真陽元氣不足,真氣傾竭,命門火衰,不能溫煦脾土,腐熟水穀,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而致下泄。總兼有面色萎黃,神疲肢軟,身涼膚冷,舌淡苔膩…等等寒象。絕非火氣熱甚鬱結!

女人經痛、痛經、腹痛、惡寒、少腹如扇,等等冷氣病,正該以單用附子破陰回陽,得溫即解!

這也正是何以辣椒膏敷貼少腹生熱,以及熱敷袋或暖暖包熱敷腹部或焚艾灼灸能有效緩解生理痛;能快速得到與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相當的止痛效果的原因。

張仲景以附子湯治「婦人懷娠六七月,脈弦發熱,其胎愈脹,腹痛惡寒者少腹如扇,所以然者,子臟開故也,當以附子湯溫其臟。」《金匱要略》

而單用附子比傷寒論裡的「附子湯」遠勝千萬倍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