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虛指的是水虧發熱,尤指心火亢盛,蒸騰腎水,腎陰枯涸,水不制火,相火越位,君火燔灼,擾動精室以致失神精搖,遺洩失精。以及泛指體液、津液、血液、精液虧乏,出現異於發燒的一種低熱。這種低熱無法以飲食的生冷寒潤與補充水分所解除。以致涸水、爍精、血液枯竭而骨蒸潮熱,面容枯槁,肌肉削融,髮焦毛枯,精極骨極的一種病態性的機體無法潤澤的虛證。

表現舌面乏津、口乾咽躁咽痛、日晡潮熱、躁妄不安、盜汗顴紅、性慾亢奮、遺精夢洩、頭暈耳鳴,心火亢盛、五心煩熱、失眠多夢、腰膝痠軟、形體削瘦………。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手腳冰冷可以逆轉,永遠被治癒嗎?這問題無非就是問說,亡陽,先天真陽毀損能否再次被逆轉,回復陰陽平衡,回到先天無破損,陰平陽秘動態平衡,冬暖夏涼之境。不為吃喝飲食生冷寒涼燥熱所牽動影響。

亡陽手足無溫是先天命門遭某種因素破壞,這某種破壞因子並非由外而入的食物也非藥物。也就是說,濫用藥物根本無此毀壞殺傷能耐。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家應有在寒冬情慾冷淡,情趣缺缺的經驗,無論是否亡陽。但一旦入春大地回暖,情慾也如冬眠的動物驚蜇一樣,甦醒過來。暗中洶湧激盪,時時呼喚情人。

何以如此?因為冬寒肅殺,全身陽氣通通被動員來抗寒,一如感冒生病時,全身正氣全數被集結用來抗邪,再也無法分出手來鼓動情慾!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附子產期在即,四川江油的附子即將於七月一日至三、五日之間開挖採收。江油地質特殊,其附子品質藥效天下無雙。唐朝由國家制定的藥典《新修本草》云:「天雄、附子、烏頭等,並以蜀道綿州、龍州者佳,餘處縱有造得者,力弱,都不相似。江南來者,全不堪用。」。

綿州即今之四川綿陽縣,江油市隸屬古之龍州與綿州。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何謂上火?上火就是陽氣外越奔散,陽氣出走外馳,脫離命門浮越而上。陽氣從肌腠氣門透體外洩外散,常被庸醫視為陽有餘之外熱或陰不足之內熱。「陰氣不足則內熱,陽氣有餘則外熱」語出《黃帝內經》靈樞刺節真邪篇。

陽氣散功汗瀉時以手掌凌空接近皮表,不必接觸即能具體感受透體奔逃之陽氣不斷散逸。戴眼鏡者其鏡片內面必結霧氣。陽盛有餘之熱汗出,雖也散熱但不會結霧於鏡片內面。因為散出之熱為體熱而非陽氣。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黃帝曰:陰陽者,天地之道也,萬物之綱紀,變化之父母,生殺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治病必求於本。故積陽為天, 積陰為地,陰靜陽躁,陽生陰長,陽殺陰藏。陽化氣,陰成形。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,寒氣生濁,熱氣生清。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;濁氣在上,則生瞋脹。此陰陽反 作,病之逆從也。」《黃帝內經》素問‧陰陽應象大論篇

「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」若是指陰陽水火可以任意轉換,則根本是錯誤的。冰炭不可能互換。寒到極點若能生熱,冬天不必著毛裘;熱到極點若能生寒;則夏 天不必裝冷氣。陽證陰證疾患根本無需救治,任其發展就會陽變陰;陰變陽。陽萎到極點就能轉為強陽。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徐大樁,也就是徐靈胎(1693—1771)的著名畏寒醫案,見畏 寒《洄溪醫案》,是一個嚴重醫療疏失及誤診誤治的錯誤醫案。

「洞庭卜夫人,患寒疾,有名醫進以參附,日以為常,十年以來,服附子數十斤,而寒愈劇,初冬即四面環火,綿衣幾重,寒慄如 故。余曰:此熱邪並於內,逼陰於外。《內經》云:熱深厥亦深。又云:熱極生寒。當散其熱,使達於外。用蘆根數兩,煎清涼疏散之藥飲之,三劑而去火,十劑而 減衣,常服養陰之品而身溫。踰年,附毒積中者盡發,周身如火燒,服寒涼得少減,既又遍體及頭、面、口、鼻俱生熱瘡,下體俱腐爛,膿血淋漓。余以外科治熱毒 之法治之,一年乃復。以後年彌高而反惡熱,與前相反。如不知其理,而更進以熱藥,則熱並於內,寒並於外,陰陽離絕而死,死之後,人亦終以為陽虛而死也。」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亡陽者 說道:2010/06/02 at 22:35:32

劍大 倪海廈用這種方式炮製附子正確嗎?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手淫亡陽者如何判斷是否已經有效回陽,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?有如下幾大指標可供觀察:

(一)任何異常的出汗、多汗、虛汗、冷汗、戰汗、脫汗全數消失不再出現。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建湯:治元陽素虛。寒邪外攻。手足厥冷。大小便滑數。小便白渾。六脈沉微。除涸冷。扶元氣及傷寒陰毒。用烏頭、附子、天雄并炮。裂去皮臍。等分咀嚼。每服四錢。水二盞。薑十五片。煎八分溫服。晉‧葛洪(西元284-363)《肘後方(註:炮裂即為加熱,高溫烘焙加熱對減弱毒性有所助益。古人不知加水久煎兩個小時以上,可以將烏頭鹼水解為無毒之烏頭胺。故以薑合煎解其毒。與薑合煎只能解去部分毒,減低毒性,無法完全去除毒性。煎八分是煎成一碗之八分滿。)

「天雄似附子,細而長。乃至三四寸許。此與烏頭、附子三種本出建平,故謂之三建。」南北朝‧陶弘景(西元452-536)

昆吾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